2024年9月,云南艺术学院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迎来首批学生。为激励项目学生争优创先,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同时,切实发挥项目平台作用,促进中意双方人员往来,增进项目共管共建默契,以点及面,加强中意双方教育资源深入融合,带动相关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2024年12月9日至16日,由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邹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孙丹婷、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处项目管理科科长陈雯婷作为带队教师,组织项目学生14人赴意大利开展为期8天的专业研学活动。
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突出研学项目的激励作用,项目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经中意两校专业教师联合评审,最终确认14位学生。为保证研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在确定选派学生后,受学校党政委托,学院蒋锋副院长就研学目的、内容及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说明、布置,同时明确了带队教师在学科建设、专业交流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具体任务,确保师生出行有目标,过程有落实、返校有收获,后续有推动。
一、促进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一)实现专业启迪,增强学习信心
本次研学学生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首批新生,鉴于学生及其家长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未建立完整的认识,学生对所学专业也还未构建系统认知,通过本次访学,集中展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势及中意两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了学生及家长的信心,同时,直观呈现了环境设计的理论及实践内容,有效引导学生规划个人学习。
(二)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设计理念的认识,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师生在欧洲设计学院米兰及佛罗伦萨两个校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由该校专业教师讲解,师生参观了模型制作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摄影实训室、金工实训室、服装设计实训室等实训空间,了解了其前沿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设计实践项目。旁听了本科及研究生的专业课堂教学。与欧洲设计学院的学生们探讨创作及策展过程。除此之外,该校资深教授、建筑师Lorenzo Perini先生特别准备了题为“意大利风格——生活的艺术”的主题讲座,梳理了20世纪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脉络,激进设计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强调设计师与制造企业的紧密合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大利设计的哲学,即实用与美观的高度融合,同时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改革思路。
(三)开展设计史及设计流派实地教学,增强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
师生先后参观了意大利设计博物馆、乌菲兹博物馆、罗马国立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从经典到现代,每一件作品都充分体现实用功能与形式美感的结合,闪耀着设计师的智慧光芒,近距离感受到意大利设计的魅力和精髓。此外,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内容,带队专业教师还从传统建筑保护、景观设计、设计构成学、商业空间设计等角度,与罗马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罗马第三大学文化艺术及古迹保护专业两位研究生一起,带领学生实地观摩了米兰大教堂、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罗马斗兽场、许愿池、万神殿等地标性建筑以周边社区,开展了直观立体的现场教学。这些历史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环境设计领域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通过实地观摩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其成长环境差异较大的欧洲古典建筑艺术,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建筑对现代环境设计的深远影响,同时让师生深刻理解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促进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建设
(一)对接专业建设国际化资源
此次出访目的地特意对接了我校意方合作院校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米兰及佛罗伦萨两个校区。一方面,米兰校区作为其总部,能够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践、科研学术等国际化方面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信息。另一方面,佛罗伦萨校区作为我院具体合作的校区,能够在环境设计专业方面提供具体深入的互学互鉴平台。与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交流,对其掌握的国际一流设计教育资源有了更完整的了解,有助基于我校目前专业建设发展实际,引进更契合、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寻求联合创作及科研机会,对于进一步打造专业优势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二)验证以往的教学科研理论知识
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实地参访学习,带队教师见证经典设计和城市遗产保护的实际操作,通过观察西方各阶段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及设计解决策略,能够将学习工作中所积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建筑艺术遗产保护和现代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对于今后的教学及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
(三)对比差距,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找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交流与对比,发现传统环境设计教育不能完全匹配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师资队伍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待与最新的专业实践知识接轨,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一定程度上缺乏主动应对全球化问题的意识和有效技术路径。通过此次出访,学习了意大利各方有效的建设发展模式,对我院环境设计专业未来办学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思考和认知,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学院实际,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下,将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设计理论、实践方法及学术科研与国际研究范式接轨。
(四)拓宽专业建设国际化视野
此次出访目的地除了我校意方合作院校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米兰及佛罗伦萨两个校区外,还结合专业内容和学生研学实际需求,特别设定了重要的博物馆及地标,通过实地参访,较为全面的地了解了欧洲的历史文化和设计前沿,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意大利的设计历史和艺术成就,有效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凸显了跨文化学习和体验对于理解全球设计趋势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三、高效促进中意合作双方的交流,拓展合作内容
(一)通过有效的人员往来,进一步提高中意双方的合作默契,促进项目共管共建
自中意双方联合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以来,因客观原因,2020年至2023年期间,双方的正常互动往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未能开展切实的交流合作内容。借助本次访学活动,恢复了人员往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实地观摩学习,切实沟通了彼此的教育教学理念,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促进了项目共管共建的共识,有助于项目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形成了更为合理的人才联合培养及师资共建方案
通过实地参观意方合作院校办学条件、硬件设置,沟通了解彼此的师资配置、校企合作等情况,增进了彼此了解,除了已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双方在学生短期项目、教师互派等方面均形成了更有益彼此、更有针对性的方案,为进一步拓展双方交流合作内容,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开拓了中意合作新方向
通过与意方院校专业教师的深入交流,挖掘出彼此特有的优势,形成了更广的合作意向。下一步,我院将充分发挥区位和市场的优势,意方将积极调动其在设计实践与企业资源的优势,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工作。
本次团组出访目标明确,计划严密,组织有力,保证了研学及交流任务圆满成功,并超出预期目标。
在师生层面,通过此次访学活动,师生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创造,更是文化、历史、社会与环境的综合体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意双方合作办学项目层面,此次访学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动,更是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契机。通过两校的深入交流,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合作资源,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层面,中外师生往来交流对提升专业发展国际视野、学术实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面向全球,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所囊括的不单是粗加工商品,更往高品质的中国设计、中国创造发展,对审美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此时代大背景下,我校将持续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稳步建设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使其发挥连通中外的关键作用,不断引进吸收优质教育理念、教学资源,为师生创造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互动平台,鼓励其参与到国际实习实践中去,力求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多元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性设计人才。
文案:邹洲、孙丹婷、陈雯婷
图片:陈雯婷
审核:侯云峰
终审:孟文